top of page

INTO

THE WILD

​山野之間

...鐵皮的輕薄特性使得水流、蟲鳴等自然律動的聲音可以輕易透過,傳達到室內來鐵皮浪板成為中介了內外環境的最佳材料,反轉其廉價與臨時性的意義,進而構築出能回應物性價值、對應自然狀態的建築。最後,我們找到一條通往山野之間路徑,只要略低頭就可以從原本要被砍掉的兩棵樹中間穿過...

Project Year_

Location_

Area_

Photographs_

2015

台中市

70

​張益銓/

廖炯昇

芭蕉‧雨聲‧秋夢裡

古時候文人在空間感知的意識上所觸及的詩意狀態,是透過一種和諧共構的營造方式所形成的居住氛圍。隨著建築技術、環境及時代背景的影響,這樣對建築環境的感知方式似乎被拋棄、遺忘;人類用建築隔離了與自然環境領地的關係,造成實質跟感知上的失序。

IMG_7936_LR.jpg

建築設計中,對萬物的尊重應該是其整體價值的一個起點,而非為了特殊的目的。這個案子藉由真誠的面對環境、空間與材料,逐步使空間擬形。我們希望可以藉由不同的建築手法,重新找出鏈結人類與環境關係的機會,尋找出人與自然間的平衡點。

鐵皮屋為台灣常見建築材料,普遍使用及施作迅速的特性,讓它被視為價廉且臨時性的材料,其可能性因而被忽略。在本案,我們嘗試面對鐵皮屋材料的特性,透過設計思考與操作,持續與材料、構造對話,尋找其物性價值的可能。建築過程利用台灣的常民構法來處理構造細部問題。這樣的態度延伸自建築空間與基地特性的持續對話,最終使材料、建築與環境三者間可以被和諧的融和。

DSCF0617.jpg

原建築是一棟在台中新社山上、大甲溪支流旁,一樓是客廳及餐廚房、二樓為臥室的台灣常見之鐵皮老屋。建築物位於道路下坡處,坐北朝南、面對一塊空地。藉由不斷觀察原建築與基地的關係,我們期望新建築的操作手法與過程,能盡量尊重原本的地形地貌及生態,用輕柔的手法來面對這個案子。

 

所以在依著原本的結構系統條件下,提出了兩個主要的策略:一是反轉樓層間,開放、私密空間的配置慣性,讓烹飪、用餐、休閒等機能性的空間放置在上層,使得可以連結對外的良好視野及光線。居室則配置在下層空間,讓不同的邊界手法創造私密感。二是讓兩層空間都能有對外動線的連結:讓步行及行車的動線能對應不同空間領域層級,並加上室內梯間的串接,創造不同樣貌的垂直動線連接。

IMG_7864_LR.jpg

透過重置上下層公、私領域的空間關係,配合原本的地形地貌,創造分別連結公、私領域的不同動線,藉以回應空間質性及基地環境的建築樣貌。車道大門界定了往下層的車行私密動線,而人行坡道是通往上層住宅的開放空間。建築的開口方式及大小,是創造空間氛圍與回應基地環境特性的重要元素。

 

基於空間機能及基地條件,我們讓南向的上層的空間,擁有大的開窗。而下層空間除需特別的空間連結外,盡量採以細長的開窗方式。北向與鄰房間以厚牆面來界定建築物的對外關係。對外開口方式及大小,能呼應房子與基地環境的特性,並得以詩意的建立某種關係的覺受。上層的餐廚空間採大開窗,讓充足的光線及開闊的基地景觀得以引入,下層的居室與書房利用小窗及梯間的天井光創造私密的空間感,在構造及材料上延續原有結構系統,除屋頂採以木構架來達到阻熱、協調鐵皮屋的冰冷特性並減少裝修的目的外,建築物以台灣常見的鐵皮屋構法為主要的皮層。

IMG_7917_LR.jpg

鐵皮的輕薄特性使得水流、蟲鳴等自然律動的聲音可以輕易透過,傳達到室內來鐵皮浪板成為中介了內外環境的最佳材料,反轉其廉價與臨時性的意義,進而構築出能回應物性價值、對應自然狀態的建築。

 

最後,我們找到一條通往山野之間路徑,只要略低頭就可以從原本要被砍掉的兩棵樹中間穿過。

DSCF0581.jpg
bottom of page